籃球訓練的三個平衡
- 籃球顯微鏡
- 2019年5月3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籃球是一項全面的運動,仰賴多方面的能力,才能在場上有傑出的表現。這也讓籃球訓練方式可以非常多元,並沒有一定的模式。
以我的經驗認為,雖然訓練能夠多元,但仍需把握三個平衡的原則。
體能與球技的平衡
簡單來說,若球技>體能,則球技無法完整施展。若體能>球技,就好像背了一堆子彈但是沒有武器在手。舉例,三井壽到了第四節末,因為體力下滑,導致三分球命中率下降,那麼他的訓練首先要加強體力。一名短跑選手來到了球場,每次快攻都跑最前面,但是球接不好,或是上籃放槍,那他應該加強球技,這樣明白了嗎?這兩者取得訓練上的平衡,對於運動表現才能有最大改善。
球技之間的平衡
Stephen Curry是當今NBA最厲害的射手。但是能夠讓他成為最強射手的,不僅僅只是他的投籃能力,他擁有變幻莫測的運球、擅長利用單檔後空檔、廣闊的傳球視野、能夠切入到籃底下高拋投挑戰長人...,這些種種能力使他擁有主動的選擇權,他的防守者必須費心於猜測、預判,而越多的猜測和預判,就越容易遭假動作欺騙。倘若是一個"完全"只會投籃的射手,可想而知,防守者只要貼身黏TT,封鎖投籃空間,其實是非常容易阻止得分的。這並不代表每個人都需要像Curry一樣精通各種進攻武器,但至少至少,你的一個招式需要有兩種變化。舉例,你是換手運球的愛好者,當你把球拉高,準備變向過人時,你發現防守者已經移動到你準備切入的路徑上,這時你仍執意要用換手運球一招吃天下,那麼通常被抄球的風險就很高。同樣的情境,你突然變換成In&out的運球,將防守者晃倒在地,輕鬆切入上籃,入選10大好球。你選哪一個?
進攻與防守的平衡
「進攻贏得掌聲,防守贏得比賽」是老調重彈,但是敢問,有多少球員注重防守的練習,願意在體育館一個人花時間練習螃蟹步?你進攻能力很強,得了兩分,回頭馬上因為防守失誤,失掉兩分。一來一往,你對球隊沒有任何貢獻。Kobe曾說「要在進攻端及防守端都支配對方」,打進一球,再守住一球,把壓力不斷地施加在對手,直到對手信心被瓦解,認知自己不可能贏。頂級球星就是這麼想的,Jordan、Kobe都是攻守兩端都修練到極致的例子,也是因為如此,他們才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。
下面的影片是Kobe與Harden在非NBA賽場上對決(我看了無數次),雖然兩人都得了40幾分,但在最後關頭,Kobe一對一點掉了Harden的換手運球,然後投進致勝一擊。我相信Harden的信心肯定遭受打擊,他本人也告訴媒體這場比賽讓他永生難忘。
結論
如果你的運動表現在你積極訓練的同時,沒有顯著的提升的話,很有可能你的訓練方向不對,試試看我所提的三個平衡吧!
Comments